游客在庄上村、前东旺坪村山水田园综合体游乐场游玩。本报记者李全民摄
近年来,方山县把美丽乡村建设融入文旅元素,在圪洞镇庄上村、前东旺坪村创新实践“乡村运营前置模式”,引入“乡村振兴专家智库”,全面利用和盘活村庄闲置资源和美丽乡村旅游项目,综合打造集艾草采摘、艾草加工、产品展销、康养体验、文化休闲、旅游观光于一体的高质量山水田园综合体,探索走出了一条“乡村运营”助力乡村振兴的新路径。
文旅融合+运营,催生旅游新业态
引入“乡村振兴专家智库”全程顾问是方山县探索“乡村运营”的一大特色。3月10日,该县邀请知名专家、乡村运营管理代表成立“专家智库”,就“全域旅游示范县”创建工作以及庄上村、前东旺平村的发展,提出了一系列发展思路和运营策略。
暮春时节,吕梁山上绿意盎然、阡陌花开。在庄上村、前东旺坪村广袤的土地上,乡村民宿游、文化体验游、休闲观光游等多个旅游新业态蓄势待发。目前,两个村共12个旅游项目均已竣工并于“五一”全面对外开放。
乡村旅游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力量。今年年初,蒲谷香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依托美丽乡村建设,通过深入挖掘地方与村庄传统文化内涵,创新旅游产品,形成引流效应。同时,将两村现有闲置旅游资源,如民宿、酒店、废弃牛棚、蔬菜大棚、乡村游园乐园等以承包经营、入股分红等多种方式进行操盘运营,打造出一个集农事体验、绿色养生、休闲观光、文化旅游、研学教育于一体的乡村旅游山水田园综合体,具体设有“艾你一生”艾灸体验馆、庄上人家版画民宿、激情卡丁车、浪漫花海、望泉台、民俗文化馆、乡村游乐园、旺溪谷垂钓园等众多景点项目。另外,还配套“瓜果采摘园”,可开展果蔬采摘、休闲农业多种综合服务,为游客提供游乐、休闲、采摘、美食、民宿、民俗、研学等全方位服务。
4月的一个周末,前东旺坪村的“乡村游乐园”热闹非凡。在游乐园外摆地摊卖零食的村民李月兰兴奋地说:“我今天已经赚到200多元了,希望我们村的旅游越来越火,人气上来了,我们就能赚到更多钱。”
据了解,该公司还将策划年度文化旅游节庆活动,如每年一届的“山水田园”杯吕梁市乡村运动会、花海音乐节等,实现旅游助力农业发展,形成三产融合新业态、新效应;结合当地农业特色,开展特色种植和农耕文化、中医健康养生文化研学旅游,每年可接纳旅游参观者10万余人,可带动当地农家乐、民宿、农产品及山货的销售,将间接增加农民收入200余万元。
“我们村的旅游很快就会火起来,在外打工的年轻人都会回来做生意。”前东旺坪村薛永飞早就把自家的三间平房改造成农家乐,跃跃欲试干一番“大事业”。
特色产业+运营,赋能乡村振兴
“乡村运营前置模式”是方山县探索“乡村运营”的又一特色,即企业以“运营商”身份进入,以“运营前置”的原则围绕乡村资产盘活与建设进行有规划、有计划、有组织、有实施、有管理的整套运作。
乡村振兴,关键是产业振兴。在发展特色产业的“运营前置”上,蒲谷香文旅公司做足了功夫。今年3月,该公司董事长蒲苇带队赴河南等地就艾草产业发展前景专门进行考察调研,最终决定在庄上村投资建设蒲谷香·艾草加工基地。
该基地占地约两亩,总投资400万元,预计今年年底建成投产。项目建成后,预计每年可加工生产艾绒4000余吨,年产值可达2000余万元。该公司计划在周边村建立100亩“艾草种植示范基地”,并发动周边农户种植艾草500余亩,通过“政府+企业+农户”三位一体的利益联结模式,带动周边300余户致富增收;该项目投产后固定用工可提供村内就业岗位20余个,周边500亩艾草每年可增加农户收入200余万元,艾灸养生馆与两村文旅项目结合,互相带动,可增加临时用工1000余人。
“乡村运营”不仅为乡亲们带来“吃旅游饭”的新机遇,而且实实在在增加了村集体收益。“通过公司运营,村集体有了产业收益,我们将把这笔收益作为全村老百姓每年医疗保险、养老保险的缴纳基金去支付,让老百姓真真切切享受到产业发展带来的红利。”庄上村老支书严海平高兴地说。
农品优选+运营,形成产地效应
蒲谷香文旅公司充分利用自身得天独厚的广告行业优势,不仅对两个村的乡村旅游项目做足了广告宣传,而且还通过“农品优选”的顶层设计助力乡村振兴优选优品消费实践。该公司将与当地政府合作推广两村及周边村特色农产品,如西红柿、干果、核桃、小杂粮等,将其统一品牌、标识、包装、印制,然后将印制好的包装免费发放给合作社和经营主体,再通过线上平台推广、项目地展销等方式,有计划、有规划地打造乡域公共品牌和销售渠道,最终形成产地效应。
另外,该公司还将对村庄资源、特色农业体系、文化旅游项目、农品优选进行统一品牌包装推广,在各机场、车站、高速、高铁等窗口地段及网媒进行声势浩大的主体式全方位宣传,使地道的农产品走出吕梁,叫响全国。
该公司对庄上村和前东旺坪村进行战略性投资,以艾草特色药材种植加工与文旅结合,再加上广告推广品牌赋能,带动当地农民就业,促进当地药材种植加工全产业链发展,以上项目累计每年可增加当地农户收入约500万元,将有力推动当地经济发展,对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动乡村振兴具有积极的示范引领作用。
本报记者李全明 通讯员贺丽云